肥料是糧食生產的“糧食”,也是農業產業的基礎產業,我國不僅是世界肥料生產大國,也是肥料使用大國。同時,我國肥料產業也存在產能過剩、產品結構不合理、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,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不斷加大。據國家工信部委托、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承擔的《中國新型肥料行業發展報告(2014年)》指出,從當前產業發展趨勢與國家“減肥減藥”及節約水資源等綜合因素分析,水肥一體化發展將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。
近日,由國家工信部組織的“肥料產業轉型升級暨水肥一體化發展”課題組形成初步調研成果認為,當前我國肥料產業產量過剩局面短期難以改變,轉型升級壓力進一步加大;產品多樣化局面將續存,肥料市場“百花齊放”現象加劇,化學肥料、生物肥料、有機物等并存;產業資源小、散、亂現象依然嚴重,行業整合給龍頭與領軍企業創造重大機遇;行業管理與監管仍存多弊,產品質量與市場秩序需加強;生態文明建設與減肥減藥目標催生新興業態,水肥一體化發展將成產業發展重要方向。
通過調研,雖然水肥一體化是我國肥料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,但就發展現狀來看仍然面臨眾多制約因素,主要表現為:一、產業技術融合創新不足。當前,生產、管理、銷售等各環節的技術缺乏集成、融合、協同性創新,導致水、肥、設備融合程度低,滴灌施肥精確度低、配套性差。二、產業資源要素分散問題突出。當前,肥料行業產、學、研、用等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平臺,導致政策、技術、資本等產業發展要素難以形成集聚、協同效應,產業發展效率低下。三、部門分割管理現象嚴重。當前,工信、農業、水利、科技、財政等部門職責劃分不清、管理體制不順、難以形成合力問題,在對生產、研發、使用、補貼等環節缺少統一管理。四、商業模式創新步伐滯后。目前,化肥行業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產業發展要求。在互聯網+背景下,如何利用互聯網開拓銷售渠道,創新商業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。五、產業門檻與產品標準低,市場競爭激烈。水溶肥需求的激增,吸引了大批企業投入生產。但由于生產廠家規模不一、盲目投入,生產設備相對簡單,以及產品登記制度存在漏洞等原因,致使產品質量良莠不齊,競爭格局缺乏有序性。
針對水肥一體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以上問題,調研組認為應開展從以下幾方面的工作:
一、成立產業發展課題組,加大產業發展研究工作。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實施,涉及農藝與農機、水利設備配置與管理等多部門,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。因此,應成立系統、全面、創新的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,聚集多方政策、產業、技術專家資源,重點從政策扶持、管理機制、市場監管、產業標準、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、設計。
二、加大產業集成技術研發,創新產業發展模式。圍繞水肥一體化設計水溶肥、灌溉裝備、智能化管理等多個領域與學會,建議創建水肥一體化新興業態學科,加強水溶肥料生產、灌溉裝備、智能管理融合技術創發,更一步提升產業水平,降低投資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。
三、規范市場競爭秩序,提升產業準入門檻。促進水肥一體化發展,應提高產業準入門檻,淘汰企業規模小、產品質量差、技術水平低、競爭能力弱的生產廠家,同時,大力扶持行業龍頭企業,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與示范帶動能力,以龍頭企業引領產業升級。
四、搭建政產學資用產業平臺,形成產業協同創新應用聯盟。應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資源,形成研發、生產、管理、使用、投資等全鏈條化、全系統化、多產業協同一體的產業合作機制,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生產效能最大化。
五、加強宣傳、培訓、服務等工作,全力促進產業快速發展。從政府高層、行業商家、市場銷售等上、中、下三個層次進行宣傳推介,同時加強系統維護、技術咨詢等方面的增值服務工作,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推進水肥一體化事業。
應該看到,水肥一體化是一項復雜化、系統化、協同化較強的工程,不僅管理上需要工信、科技、農業、水利、財政等多個部門統籌,技術研發也涉及到肥料生產、水利裝備、智能化管理等多個方面,而推進步驟和實施方面,也需要考慮投入成本、自然條件、基礎條件等因素。因此,水肥一體化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是要分階段、分步驟、穩步推進。